2024/09/15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於14日至11月10日,舉辦「書生侘寂—施永華七十個展」,這是當代書法大師施永華七十歲之際,匯集他書法生涯精華的大型展覽,昨日下午舉行開幕儀式,有來自全台各地的書法家及各界人士數百人到場參與,盛況非常,可見大師魅力。
這項展覽展現了施永華對書法的深刻體悟,並將其人生哲學「侘寂」融入創作,呈現書法藝術與生命之間的交融,施永華解釋,書法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他對生命的感悟,所謂「侘寂」源自日本美學,強調對短暫與不完美的接納,而隨著年齡增長,他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侘寂之美,並將這一哲學思想體現在書法作品中,這次展覽的七個主題部分,充分展示了他的藝術多樣性與創作深度,第一部分「自書自話」呈現施永華以白話詩形式記錄日常,打破傳統書法僅限於古典詩詞的框架,將書法與現代生活結合,第二部分「舊作品回顧」則透過舊作,讓觀眾了解其書法風格的演變,第三部分「臨帖」展出了他臨摹古代書帖的作品,這些古帖成為他創作的靈感來源。
在展覽中,施永華也展出了他書寫的新詩作品,涵蓋他對詩意的追求,以及與故友、詩人的情感聯繫,而「紅樓夢」主題則是他以書寫小說為創作形式的嘗試,將文字與書法結合,增添了作品的故事性與趣味性,此外,他還展示了不同筆調書寫的對聯作品,這些作品展現了他對書法韻律美的深刻理解,展覽的最後一部分「實驗創作」代表了施永華對未來書法探索方向的實驗,他透過筆法、布局、墨色等元素進行創新,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施永華回憶起自己書法之路的起源,透露當年在讀臺東師專時,因課外活動選擇有限,他才誤打誤撞進入書法的世界,後來在堂哥的建議下,他開始跟隨張忠良老師學習書法,這才踏上了書法創作之路。
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痴」,是一幅140公分見方的大尺幅作品。施永華形容「痴」為他對書法的一種執著與痴狂,這幅作品更因創作過程中的特殊環境與技法,呈現出獨特的墨色變化,展現了書法與空間的互動,音樂家曾玉欣則讚賞施永華的作品如同音樂,充滿節奏感與韻律,讓觀眾彷彿在書法中聆聽到音樂的旋律,她形容施永華的書法如同古典與現代音樂的交織,既有優美的古韻,又充滿創新的生命力;「書生侘寂—施永華七十個展」是一場書法藝術與文化的饗宴,施永華以獨特的藝術視角,重新詮釋書法這門傳統藝術,並將其融入現代生活,透過這次展覽,觀眾不僅能欣賞到書法的技藝,更能感受到施永華對生命與藝術的深刻思考,歡迎所有對書法藝術感興趣的民眾,蒞臨港區藝術中心,與施永華老師的作品共鳴,探索書法藝術的無限可能。
在這項展出的開幕儀式上,除了地方的議員陳廷秀、清水區長蔡慶生、梧棲區長溫國宏,台中市港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大松及正副議長服務處人員等到場參與外,台東書法家蕭春生,澹盧書會理事長李建德、龍井區農會理事長楊茂連、南投縣美術學會創會長李轂摩、台藝大前副校長林進忠、書法名家陳炫明、中華弘道學會榮譽理事長張自強、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中興大學教授陳欽忠、逢甲大學漢字中心主任蕭世瓊、教授林永發、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梁永斐等書法藝術大師都出席並致詞祝賀,還一致稱讚施永華大師是一位難得的書法界奇才,其創作更是難得一見的墨寶,值得各界觀賞。
圖說:
圖一:會場盛況。
圖二:施永華大師接受獻花。
圖三:與會全國聞名的書法藝術家與施永華大師(中)一起合影。(記者楊川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