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一0年台中市民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約一百零八點三萬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高達三十六點二萬元,雙雙達到縣市合併升格以來最高水準,值得注意的是,代表「每人享有之經濟福利」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自一00年以來持續攀升,十年間成長幅度高達36.47%,高居六都第二。
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張峯源表示,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即家戶所得收入扣除非消費性支出(例如利息、稅金、保費、紅包禮金等)後實際可運用的所得,再除以所得收入總人數而得出,可支配所得越高,代表「可以自由支配的錢越多」,台中市自縣市合併後,十年來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從九十一點五萬元成長至一百零八點三萬元,成長約18.3%;另外代表「每人享有之經濟福利」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從二十六點五萬元成長至三十六點二萬元,成長達36.47%,成長幅度高居六都第二,兩項指標都持續攀升,並在一0九年達到歷年來最高水準。
經發局張局長強調,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打造宜居城市,以藍天白雲計畫守護市民的生活環境,加上完善的公共建設及經濟政策改善投資環境,截至今年五月,台中不僅投資金額高達一兆四百七十八億元,今年第一季更以八項經濟指標連三季穩坐全國第一,尤其代表「企業有賺錢」的指標營利事業銷售額,在盧市長上任後成長逾八千億元,一舉突破五兆大關,整體經濟表現有目共睹。
面對疫情挑戰,市府除了堅守防疫為經濟把關,更第一時間快速整合資源推出「紓困九箭」、「紓困十方」、「紓困振興e79計畫」,針對勞工、產業、市場、青創、表演團體、大眾運輸等各種面向,透過減免或緩收租金,到減稅、貸款協助、生活補助等各方式,提供各紓困對象適用方案,陪伴市民提供即時雨協助,力保經濟穩定。
經發局說明,家庭收支調查是政府改善人民生活、制定社會福利政策等重要依據,台中經濟的成長有目共睹,但相較雙北為企業總部群聚城市、新竹為半導體高科技產業重鎮,台中產業型態服務業比例高達八成,又以工具機、手工具等傳統產業為產值貢獻大宗,產業確實有其獨特性,市府將持續協助產業轉型提升,吸引企業總部、金融服務等高薪產業投資進駐,營造良好就業環境,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機會,推動經濟正循環,為市民打造宜居樂業的新好台中。